第134节

  继续吱吱吱吱吱,笑死我了
  ☆、第244章 长孙
  承吉两岁半, 自他能走能动, 奉恩伯夫人便让女儿常把承吉抱去甘露殿, 在正元帝和卫皇后的面前多露露脸:“老人家本就是隔辈亲,这个又是长孙,孩子差一岁就是差了天地,那一个可还不会走路说话呢。”
  人心都是偏的,不趁着此时把爷爷的心牢牢霸住,后头那个就是会说会动,再聪明伶俐那也已经差在根上了,甄夫人说的,太子妃很肯听, 可她又有些迟疑:“可是弟妹说, 外头把咱们家捧得这么高,此时更该守礼才是。”
  甄夫人叹息一声, 知道女儿在宫里好容易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, 却依旧点点她的额头:“她那儿的良娣怀了身子, 一天要在皇后娘娘面前嚷嚷几回?当真生下儿子来, 你看她会不会抱着孩子见天儿往甘露殿跑?你也别再说些什么宫里和外头不一样,这些个道理, 从来都一样。”
  看女儿还迟疑,把心一横:“哪有什么礼是不许爷爷宠爱孙子的,你哥哥才刚升了官儿,这就是皇帝看重咱们。”怀里就只有这么个宝贝,还不赶紧往甘露殿多走动:“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, 埋怨你婆婆不向着你?那可是婆婆,退一步她也是后娘,后娘难当,何况……那一位又是那么个性子。”
  最末一句说的是太子,女儿当了太子妃,甄家倒是在乡里风光过一阵,盖屋子得官封,可却比如今要差得多,倒是太子走了,一家人的日子才好过起来,心里也心疼女儿在深宫里,身边又没个知冷知热的人,可外头人的日子怎么能跟她的比。
  甄家才刚搬进京城时确是根基还薄,这可两年里早已经不是当年的甄家了,送田地的有,投上门来当奴仆的也有,排场一摆开,太子妃的哥哥身上又有了官职,来往的俱是些四五品的官儿,个个都奉承着甄家,等皇长孙年纪大了,正元帝流露出的喜爱愈多,登甄家门的官员品阶也就越来越高了。
  甄夫人通身上下,也再看不出田舍间富家太太的模样了,头上是诰命夫人才能戴的珍珠冠,鬓边簪着八宝艳晶簪,身上是织金四季花卉的通袖,见的官夫人一多,说话也渐渐有了模样。
  她和女儿还不同,太子妃在宫里,走得亲近的就只有齐王妃,甄夫人能见的人更多,听说的话自然也更多,知道外头还有一心立齐王为太子的,真的这么办了,自己的女儿可往哪里挪,一力劝她,太子妃便时常抱着孩子去甘露殿。
  几回下来,正元帝果然爱重这个孙子,承吉胎里带弱,生得并不壮实,精神却很足,正元帝抱他在怀里,还跟卫敬容感叹,这个孩子份量太轻了些,得给他好好补一补。
  承吉身子虽弱,学话倒快,太子妃身边的嬷嬷很会教他吉祥话,也就是见天的在他耳朵边唠叨,他自然就学会了,似这样大的孩子,耳不闻恶声,就怕他依样画葫芦,要是从嘴里崩出来两句,这些人个个都要挨罚。
  皇家的孩子从来都是这么教的,前朝宫里流传下来一套规矩,从皇子皇女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,刚刚能听得懂话时,就已经教导起来,虽在正元帝手里废去了诸多规矩,教着说吉祥话这套却原原本本留了下来。
  东宫里上下一心,把承吉教得很是讨人喜欢,正元帝听孙子说奉承话,可比听儿子妃子们奉承他要快活得多了。
  小孩儿都会看脸色,以为他不懂的,他事事都懂,回回讨了正元帝的开心,一屋子的人便喜气洋洋的看着他,等回去娘和宫人嬷嬷们也都要夸奖他,皇爷爷还会给他赏赐,玉佩弓箭小马驹,有些他喜欢,有些他不喜欢,都在要拱手谢恩。
  甄家有了这样的体面,在京中水涨船高,回回进宫气派都更不同,太子妃底气越来越足,对杨宝盈也不似原来那样言听计从了。
  承吉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和爷爷十分亲近了,到了两岁半时,正元帝便道要把承吉带在自己身边教养,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,说看见太子的儿子,仿佛看见了太子小的时候。
  他一直遗憾原来征战天下,无暇去享受天伦,此时有了年纪,反而想多听听儿孙的欢笑声,把承吉挪到自己身边来,就当作是纷繁政事之中的一点宽慰。
  承吉哪里懂得这些,他已经被教导得习惯了,正元帝抱着他问:“跟皇爷爷一并住在紫宸殿如何?”承吉手里抱着玉连环,笑眯眯的点头,圆溜溜的大眼睛,冲着正元帝眯成了一条缝。
  这许多孩子,没有一个有他这样的体面,被正元帝带在身边亲自教养,从此承吉的身份便又不同。正是甘露殿的家宴上,太子妃一听,心口怦怦直跳。
  她眼巴巴的看着儿子,知道此时应当谢恩,这是母亲嫂嫂进宫来时,不住说的话,要让承吉更得皇帝的喜爱,可这个孩子自她抱回来,就一直养在身边,从来也没离开过她。
  她嚅嚅道:“承吉还小呢,夜里还要闹觉,怎么能让父皇哄他呢。”一面说话,一面去看杨宝盈的脸,心里惶惶然,想有人替她说上两句话,能把承吉留在身边。
  可谁也没有替她说话,她又去看卫敬容,就看见卫敬容拉了正元帝的手,两人目光一碰,心里无限怀念的神色:“咱们也确是到了这个年纪,该看看孙子长成,可你也不要太过劳累。”
  太子妃心里发颤,仿佛第二天便见不着承吉,东宫里的女人们,一半儿都信了佛,吃长斋点灯念佛抄经书,正殿里有了承吉,才有些欢声,要是承吉一走,难道她要跟那些人一样,绣观音像念长生经。
  离了她身边,承吉怎么吃怎么睡,那些个宫人太监可能好好侍候他?牙关一咬,眼圈先红了,跟着便听见卫敬容又道:“他到底年纪还小呢,一时离了娘,也总有些不惯,不如隔几日抱到紫宸殿中歇一夜,等他大了,再给他开蒙。”
  这话说到了正元帝的心坎上,两岁半该是要识字读书了,皇家的孩子早慧些有好处,想着又看了一眼一直抱着孩子默不作声的姜碧微,承佑一岁半了,他和承吉是反着来的,这会儿还不会说话,可身子壮实好动,他虽不会说,已经识得字了。
  正元帝看过承佑一眼,就又收回目光来,这个孩子不会说,却站在甘露殿边,卫敬容挂了字画的地方站了许久,手指头伸出来,点点“正身谨心”那四个字中那个心字,转头便去找他母亲,示意他认识那个心字。
  正元帝瞧在眼里,两个孙子他自然都看重,都是儿子的骨血,隔得越是久,就越是能想起他的好来,好似一眨眼就能看见这两个孙子长成了,个个都像显儿的模样。
  承吉大些,承佑还小,自己这一向身子渐渐好起来,若能把两个孙子教养大,也是一桩圆满的好事,只抱一个承吉,是承吉年长些,已经会说话,等承佑再大些,就也一并抱到紫宸殿来。
  卫敬容都已经说了话,正元帝看起来也不是一时起意,他说出来的话,就没有收回的,秦昱和杨宝盈两个满面都是笑意,特别是秦昱,看着承吉的眼神万般安慰,而杨宝盈还拉了太子妃的手:“嫂嫂别担心,孩子嘛,住上两日也就惯了。”
  承吉终究还是挪到了紫宸殿,小儿哪里知道什么分别,他还当是皇爷爷带他玩,王公公抱了他,他笑呵呵的去摸王公公的脸,得意洋洋的告诉正元帝他的新发现,宫里就只有皇爷爷一个长胡子。
  太子妃哭了一夜,怎么也舍不得儿子,嬷嬷们苦劝她:“这是好事儿,往后小殿下的前程就更好了。”这事儿才传出去,甄夫人便急急递了牌子进宫来,太子妃知道母亲是要来劝她,她不想听那些话,把这事儿拖一拖。
  王忠来挪东西的时候,太子妃说个不住:“承吉早上起来脾气大些,大监担待着些,夜里若是寻不着人,也要哭闹,若是吵着陛下,大监哄一哄他。”
  王忠弯了腰不住点头,满面都是笑意:“太子妃放心罢,陛下疼爱小殿下且不及,哪里还会烦他,老奴是看着小殿下出生的,有甚事只管交给老奴就是。”
  他确是在东宫里等着承吉出生的,玉璋都是他亲自送去的,太子妃收了泪,摸了厚厚的红封出来,塞到王忠的手里:“王公公受累,多着人往东宫跑两回,承吉挑嘴,膳房那儿我也已经吩咐过了,写了食单子,让宫人嬷嬷带着。”
  王忠抱了承吉,承吉已经扁了嘴儿,看见母亲哭,自己也要哭,素鹃一看,赶紧扯一扯太子妃的袖子,太子妃摸摸儿子的脸:“你去和皇爷爷玩,可别惹着他烦心。”
  这个承吉是会的,而且做得很好,点头应承了,王忠便哄他:“陛下在紫宸殿里摆了小马,小殿下要不要玩?”
  承吉乐起来,知道那儿有糖吃有木马玩,走的时候连头都没回一下,太子妃倚着殿门,眼看着孩子出了东宫门,拿帕子捂住脸,扶素鹃的手,心中酸涩难当,素鹃看看心悦殿:“娘娘,这是殿下的福气,别个还没有这样的福分呢。”
  太子妃听了,往心悦殿看了一眼,见那殿里还是一片青白纱,也拿这个安慰自个,心里这才能好过些,承吉去了紫宸殿,从此就无人能越过他去了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捧脸求收藏作者
  ☆、第245章 反复
  皇长孙搬进紫宸殿, 在朝中又掀起波浪来, 从宫中到朝中被这波浪拍湿了衣裳的有许多, 可这浪再大,这会儿也还涌不到晋地来。
  晋州城中正在预备着要过一年一度的七夕乞巧节,今岁的七夕比往年还更热闹几分,晋王妃的生日就在这一天,城中四处都张彩灯结彩楼,城中商家富户都打着给卫善送生辰礼的名头给晋王府送礼。
  卫善从不曾想过,有一天自己的生辰会比袁胡两位宰相的生日还更热闹,袁胡二人门生故旧遍布朝野,每天谢师和生辰的这两日, 当了官的、不当官的, 都要写信送礼,离得近些的还要登门拜会, 给老师祝寿。
  如今卫善的生辰也是一样, 还未七月就有人不住送礼过来, 吃喝玩乐什么东西都有, 聂家送了几抬礼,沉香从里头翻出一盒子金铃铛来, 她倒是知道,可宫里也有许多年没挂过了,拎出来一根金链子上十七八只铃铛,用来挂在大片花木上,防着鸟雀毁坏了花枝花叶。
  肖管事刚从外头买了一批月季玫瑰来, 株株粗壮,红黄粉样样都有,一朵朵开得碗口大,是专为着卫善的生辰买来的,摆在王府各处,成片供人观赏,光是这些花就费去万贯钱。
  花才刚搬进园子,聂家就送了这么几盒子护花金铃铛来,好让王府院中的月季玫瑰株上都能挂起来,既给花添色,也显得富贵气象,倒像是早就打听好了肖管事要买花,特意预备的。
  沉香咋了舌头,聂家可从来没上门求过什么,不进王府的门且还罢了,连曹夫人韦夫人那儿都没走过,却回回都送这么厚的礼来。
  卫善倒问过曹夫人一回,聂家是船帮,当家的是个女子,上一任船帮舵主的女儿聂三娘,只要河不冻,就连年都在船上过,卫善虽没见过这位聂三娘,光听事迹倒是跟常夫人差不多,比常夫人还更狠些,未嫁女儿做生意,总是要比寡妇更艰难些。
  聂三娘还跟着船队在水上漂,人不到王妃来献殷勤,礼便送得更勤快,驼帮马帮船帮三家,常夫人是孤注一掷,潘家是全无头绪,聂三娘的礼送得既精致又讨巧,倒让卫善有了一点好奇心。
  这回生辰潘家倒是摸进了王府的门,潘二爷总算找到了送礼的法门,把秦昭在永宁盖屋建军事工程的木材石料都包圆了,钱自然是要收的,只把利收的薄些。
  潘家货源最多,供货最大,来回一趟送了百来根木条,都是已经加工好的,到了地方又有人帮着盖屋,这回算是见识过了秦昭的手段,绝口不提要把女儿送进王府的话了。
  还想把草场献给卫善,说是给王妃的生辰礼,让王妃秋日里好去围猎,卫善这回收下了,秦昭要开胡汉商市,潘家跟胡人通商几十年,要打开商路还得让潘家人打头阵。
  潘家虽再没托韦夫人来说过情,却知道不论是晋王还是晋王妃都不好糊弄,只得先歇下心思,唐九打听出来,潘家一直在做走私马匹的生意。
  通商出关都要记数,总一批矮脚马出去,一批高大马匹回来,马背上驼的是货,马也是货,想把这生意过了明路。
  可私养马匹本就是重罪,同盐铁一样,是不许人私下里流通的,秦昭既要养骑兵就要养马匹,潘家这会儿倒不着急了,只要晋王有用得他们的时候,事情就有商量的余地。
  秦昭七月初五的那天从永宁县回来了,跟在他后头的还有个拖油瓶袁含之,他一路上都茫然不知所措,在马上颠两下,望着眼前山林发怔,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靠着诗作名扬天下。
  袁家兄弟两个,在京城结诗社,他们俩的诗原来是袁慕之写得更好些,袁含之总是排在哥哥后头。才情确是有的,可诗作中总是少一份气象。
  不论用词再精,意境再悠远,也总还少些什么,不似宋濂,这么个一门心思爱替人写墓志铭的,写起诗来也不讲究用典,写得兴起时连平仄都好理会,偏偏是他的诗,常用有惊人之句。
  袁含之自知比不上哥哥,更比不上宋濂,自他抛下科举去了一回清江大营,眼界豁然开阔,诗中意境更上一层楼,可他心里也明白,依旧比不上宋濂。
  宋濂能这样得父亲的看重,被闻名天下的袁相视作这辈子教的最有灵气的一个学生,就只有四个字“淡泊名利”,一个人性情粗疏,写出来的诗便别有意象,这些是穷究词句所比不来的。
  偏偏是他的诗作流传出去,还刊印成册,若是流到京城被父亲兄长看见,也不知道父亲会说些什么,袁含之想到此节,夹紧马腹上前:“逸之,我那诗,还是收回来的好。”
  秦昭心急着要回去,日头又毒,道上尘土又大,还得宽慰一个呆子,笑一笑道:“这有什么不好,晋地学风不盛,不比山东清河几处世家大族的子弟们扑在科考上,就当是鼓励州县学府的学子们也好。”
  袁含之这下怔住了,父亲致力科举制的推广,以此来跟世族抗衡,他是赞同的,这么一想,虽还不好意思,到底好过了许多。
  他这么轻易就被秦昭说服,秦昭跟着便一扬鞭子,自己先行一步,把一队人都留在后面,进府的时候门前巷口又排着数不清的车马,一见秦昭骑马回来,守在府门前的各府下人们,赶紧回去禀报主家。
  数一数日子,两人又是半个月未曾见了,卫善穿了件薄纱衫儿卧在榻上,手里拿着牙扇,不住扇着扇子,手里捧了冰碗,沁得人掌心发凉,再贴一贴耳根,将要立秋了,天还这么热。
  屋里全换了素色,连丫头们身上都换了青纱裙,窗上糊的纱,榻上的薄毯子,床帐地衣俱青色湖色的,卫善看在眼里才有些凉意,又忍不住道:“我肚里这个,必是火性子。”
  卫善的脾气不算急的,秦昭更是能忍,仿佛一潭水,深不见底,投下石子也溅不起浪花来,怀了个孩子,人倒燥起来了。
  白姑姑听见她说便笑:“公主可不能随口说,肚里的孩子都能听得着,一听见往后就更肯乖了。”白姑姑剥了葡萄,搁在冰碗里,取些凉气给卫善吃。
  秦昭一身水气进屋来,卫善懒洋洋的不动弹,听见水晶帘儿相碰的声音,倒觉得有些清凉,仿佛冬天屋顶上落雪珠子的声音。
  沉香几个赶紧退下去,白姑姑和结香一道,两人对望一眼,又都含了笑意,秦昭的屋里一直都没添过人,再有两月孩子就落地了。
  卫善怀了六个月的身孕,人虽丰腴了许多,却肌肤莹润,面含桃色,比原来又多添了风致,这么懒洋洋的歪在榻上,看见秦昭只肯抬抬手指尖,上头染的红色都已经褪干净了,呢喃一声:“我热。”
  秦昭伸手过去,他换了件月白衫子进屋来,挨着卫善坐,卫善把手掌伸到他袖子口里,这才叹喟一声,把这两天的事告诉秦昭:“陛下把承吉抱到紫宸殿去了,胡相那儿可有信来?”
  秦昭摇一摇头:“胡成玉没信来,大监倒有信来,等到承佑大些,也是一并要挪进紫宸殿里的。”胡成玉为什么没信来,秦昭心里明白,这会儿正元帝的心思也已经瞒不过人了,他不似袁
  礼贤那样,站定了立嫡就不再改换立场,当初给自己留后路,就是防着有今天。
  “他倒见机快,”卫善从鼻子里头哼出一声来:“怪道都叫他笑面狐狸呢。”手上觉得凉了,人也跟着挨过去,粉桃花似的面颊贴在秦昭的胸膛,她肚子已经大了,这么凑过来,肚里的孩子就踢了她一脚。
  卫善“呀”一声,拉过秦昭的手搭在自己肚子上,秦昭才刚要问,便觉得手掌心里贴上一只小脚丫子,卫善笑起来,人舒舒服服靠在秦昭怀里:“平日里可乖呢,怕是见着爹了,心里高兴。”
  这一胎确是安安稳稳,连吐都没吐过,先是爱睡跟着又爱吃,最爱新鲜果菜,鱼虾蛤蜊,夏日里的雪藕片银苗菜吃得尤其多,白姑姑都说这孩子生下来必是干干净净雪□□嫩的。
  秦昭一只手搭在她的肚子上,把才刚想着要说的话全给忘了,先是小脚丫子,跟着又是小拳头,隔着肚皮和他打招呼。
  卫善听他半天都不说话不出声,侧脸看他,就见他怔怔坐着,从小到大,都没在秦昭的脸上见过这样的神色。
  卫善看他这样出神,仰起脸来,在他下巴上亲了一口,秦昭喉咙口发哑,竟说不出话来,隔得许久才吻她一下。
  卫善伸着巴掌拍拍他,继续问道:“大监可还说了什么?”嘴上问着又哼一声:“胡成玉这个老狐狸,还不如袁青牛。”
  秦昭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袁礼贤,告诉他袁含之在晋地,不必忧心,袁礼贤没有回信,却把儿子的包袱送了过来,就此欠下秦昭一份人情。
  卫善替袁含之扬名,是袁礼贤不曾想到的,诗书画要传名天下都得有人捧出来,他没想到捧起自己儿子的会是卫善。
  袁礼贤一声要名声,到年老了,儿子被捧成俊杰一般的人物,心里这份受用说不出来,他和胡成玉两个,原来是胡成玉的关系同秦昭更近,如今形势反而微妙变化,却是卫善替袁含之出诗集的时候不曾想到的。
  秦昭又吻她一下,觉得她每一步都踩得正好,怪道林先生会送那样的信来,问他可有意天下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买了很多玩具兔
  还给我的小兔子买了衣服鞋子手袋项链
  我要自己组装一个精品店
  开心(//?//)/
  用买买买和组装小房子的兴奋感缓冲一下姨妈痛~
  比起地雷更想要收藏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